
我在生命教育系列的文章產出量一直都不多,但我推介給家長的教材,一定是我認真看過,思考過如何使用。現在因為身在英國劍橋大學的關係,這裡的圖書館館藏有大量的英文兒童文學,當中不乏生命教育的繪本,由今天起,就一連為大家介紹。今天,要和大家介紹的書,是Hans Wilhelm – I’ll Always Love You 我會永遠愛你。這是一本教導孩子如何面對家中寵物離世的書,當然仍可以籍此引導孩子了解生命中的各種離開。在接著下來的文章,我會用書裡面的文字,說一下你應該和孩子閱讀這本書的原因及你可以怎樣和孩子進行一課生命教育課。
順帶一題,學好一點希望啟發家長可以善用坊間免費教材、短片及繪本,與孩子在家中進行生命教育,如你希望學習如何使用那些教材,你可以到學好一點- 生命教育系列:
https://learnbettereducation.com/category/生命教育分享/page/1/
或是加入學好一點生命教育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116330051885049/?ref=group_header
繪本的其中一段說話,帶出了讓孩子理解寵物離世的重點:
Someday I’ll have another dog, or a kitten or a goldfish. But whatever it is, I’ll tell it every night: “I’ll always love you."
總有一天我會養另一隻狗,或者是小貓或金魚。 不管我養的是什麼,我都會每晚告訴牠:“我會永遠愛你”。
當然,我們很清楚,孩子日後都未必會每晚記住寵物,但是要協助孩子走出寵物離世的傷痛,我們不是要求孩子把寵物忘記,而是要孩子記著寵物,並永遠愛惜牠。
這個就是生命教育繪本的精妙所在,簡單一句說話,就可以讓家長引導孩子,用一種讓孩子覺得舒服的方法,處理自己的感受。
Hans Wilhelm – I’ll Always Love You 我會永遠愛你 說的就是一隻小狗的故事。有趣的是,這是小狗的故事,不是小男孩的故事。因為任何我們所愛的人都應該是我們生命中的主角 (這點可以是家長說故事的設入點)。
當孩子長大,小狗又長大了。其實,這不只是小狗,亦包括父母。當孩子長大了,父母都大了。因此,說故事的時候,你可以和孩子思考得更遠。這可以在說完整本繪本後進行。
這段亦是我很喜歡:
But they still loved her, even when they scolded her. The trouble was, they never told her. They thought Elfie knew that they loved her.
即使他們罵了她(小狗),他們仍然愛著她。 但問題是,他們從未告訴過她。 他們以為Elfie知道自己他們愛她。
這是一種很好的處理方式,雖然繪本中的小男孩是唯一會和小狗說我會永遠愛你的人,但在現實中,孩子未必會真的在寵物還健在的時候,說我會永遠愛你,因為連父母都未必有做。可是,這並不代表大家不愛寵物。大家都愛寵物,而大家可以籍著寵物的離去,把心裡的話說出來,就是我永遠愛你。這也是作者另一個巧炒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