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教育繪本分享:兒童文學獎得主-Michael Rosen 悲傷繪本

廣告

我在生命教育系列的文章產出量一直都不多,但我推介給家長的教材,一定是我認真看過,思考過如何使用。今天,我要和大家介紹Michael Rosen 2004年的個人經歷作品– SAD BOOK悲傷書。我很想與讀者分享。Michael 的兒子於19歲那年過身了,他將兒子過身後自己所經歷的傷痛,寫成兒童繪本。這是一本很真實的繪本,Michael 並沒有隱藏內心的悲傷。這一本書能夠同時間觸動大人和小孩子,讓大家一起反思死亡和悲傷。

以下是我對於此繪本的理解,亦希望讓家長參考,引導孩子閱讀。網上有一些此書的免費視頻資源,家長們可以查找,但基於版權問題,我就不在此放連結。我更鼓勵家長借閱和購買繪本,家長可自行於網上查找。此文章的主要目的是:1)介紹高質素的生死教育繪本;2)從一個教育工作者角度,與家長分享可以如何引導孩子。

在介紹前,學好一點希望啟發家長可以善用坊間免費教材、短片及繪本,與孩子在家中進行生命教育,如你希望學習如何使用那些教材,你可以到學好一點- 生命教育系列:
https://learnbettereducation.com/category/生命教育分享/page/1/
或是加入學好一點生命教育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116330051885049/?ref=group_header

Michael Rosen’s SAD BOOK Michael Rosen的悲傷書
Author: Michael Rosen
Illustrated by: Quentin Blake
這本書可以在網上買得到的,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己找找。
(This is the book review for personal sharing only.)

這本書一開始的時候,有一段很真實,很真摯的自我對話。看完這段文字,再看看圖畫的對比,你總會覺得作者是很悲傷。

This is me being sad. Maybe you think I’m being happy in this picture. Really I’m being sad but pretending I’m being happy. I’m doing that because I think people won’t like me if I look sad. 

這是悲傷的我。或許你認為圖片中的我很開心。事實上,我很悲傷,我只是故作開心。我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為我覺得如果我看上去悲傷,別人會不喜歡我。

關於這一頁,我覺得是家長對孩子一個很好的引入。單純從圖片看,家長可以問孩子覺得圖片中的作者有什麼感受。再和孩子閱讀文字,孩子思考作者真實的感受,並問一下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有沒有事情是讓孩子感到悲傷,但又要故作開心。

過了這一頁後,作者就回到很悲傷的真實狀態,亦即是插畫的顏色也變灰了,直至作者想起孩子過去的生活點滴,圖畫才變回彩色。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思考,現在的悲傷是確切真實的,但過往也是有快樂過的。

之後,作者坦白地承認了自己的瘋狂,就是傷心的時候,他做了很多令人難以理解的事情。

Sometimes because I’m sad I do crazy things – like shouting in the shower… banging a spoon on the table … or making my cheeks go whooph, boooph, whooph.

有時候因為難過,我會做出一些瘋狂的事情- 例如在淋浴中大喊,在桌子上敲湯匙 … 或讓我的臉頰亂長鬍鬚。

作者並沒有迴避自己的悲傷,因為悲傷實在無法迴避。悲傷時所做的行為實在是難以理解。家長可以問一下孩子,他們在悲傷時,會做甚麼。他們又如何理解作者的行為。

作者對悲傷的描述:

Where is sad?
Sad is anywhere.
It comes along and finds you.

When is sad? 
Sad is any time.
It comes along and finds you. 

Who is sad? 
Sad is anyone.
It comes along and finds you. 

悲傷是在哪裡? 
悲傷無處不在。 
它隨時來找你。 

什麼時候會悲傷? 
悲傷可以是任何時候。 
它隨時來找你。 

誰人會悲傷?
任何人都會悲傷。 
它隨時來找你。

悲傷是自然的情感,任何地方,任何時候,任何人都會悲傷。正因為如此,你不會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悲傷的人。這一點對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並不是你才有這種情感。

悲傷的相反是開心;黑暗的相反是光明。作者並沒有在之後,說出自己有多開心,但他理解的就是,這個世界還有光明,我相信讀者對此會有不同的理解,但我個人的理解就是,光明不等同於開心,但卻代表了希望,就是在悲傷中,也有希望陪伴著自己過渡。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