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段很有趣的社會實驗片段。在籃球場上,一個射籃不是很厲害的女孩,蒙着眼射球,旁邊的人為她歡呼喝采,讓女孩以為她順利入籃。當她除下眼罩,再一次射籃時,她的命中率增強。這片段讓我想起在大學修讀教育時學過的強化理論。我希望藉着這片段帶出家長對孩子正向鼓勵的重要性。在開始的時候,請大家先看一看這片段及文字描述。
The Power of Positivity | Brain Games
這段片段主要有兩個部份。第一個是射籃不太厲害的女孩,沒有蒙着眼的時候,命中率根本不高。當她蒙着眼射籃的時候,其實她根本沒有命中,但身邊的人就歡呼,讓她以為自己進籃了。當她除下眼罩時,再一次射籃,她的明中率就提高了。
相反,一個射籃厲害的人,沒有蒙着眼的時候,命中率已經很高。當他蒙着眼射籃的時候,身邊的人傳出噓聲,不單讓他意識到沒有進籃,還要讓他理解其他人對他的表現不滿。當他重新除下眼罩進行射籃時,他的命中率降低了。
記得在大學修讀教育的時候,有一門課叫教育心理學,其中有一個理論,叫做強化(reinforcement)。這個看似很高深的學問,其實背後概念很簡單,就是說當孩子出現某種行為表現後,作為老師或者父母的我們,作出正向鼓勵,孩子在該方面的行為表現就會增強。這個就是正向強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 。
簡單舉個例子,例如今天孩子回到家後就立即做功課,父母作出讚賞,孩子明天回家後立即做功課的機會就會增加。
因此,如果你希望孩子建立某些好行為,你可以透過正面鼓勵,讓孩子增強做某些好行為的機會。如果你希望孩子增強對學習的自信心,你可以在某一次孩子表現好的時候,作出正面鼓勵,讓孩子相信自己是可以的,那他的表現也會增強。
正向鼓勵有很多種,包括簡單的口頭鼓勵,或者是一些物質上的鼓勵。當然在教學上,這些鼓勵還是有一定的使用技巧。但重點是,請家長不要吝嗇你的正面口頭鼓勵。你對孩子簡單的一句鼓勵,其實是對他相信自己,或是建立孩子正向行為的推動力。
最後我想說一說就是物質鼓勵。所謂的物質鼓勵,就是例如獎勵孩子一件小文具、一張貼紙等。我知道有一些家長對於物質鼓勵不太認同,最主要的原因是擔心孩子將物質與努力掛鉤,擔心孩子如果沒有物質鼓勵,就不會再做這件事情。這個部份想再跟家長說一說背後的原理。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孩子有時候會在學校帶來一些小禮物,例如功課上的貼紙或是老師獎勵的一支鉛筆。物質獎勵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讓孩子能夠看得見成果。對孩子來說,禮物就是一個看得見的成果,讓孩子知道他在某一個進程上的表現。這亦推動他下一次繼續努力。如果家長不希望送物質,除了口頭鼓勵外,還可以考慮送一張小書簽,寫上讚賞的字句。
如果不能打開,按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O1kgl0p-Hw
如果大家想看教育理論文章,可以點擊以下連結:
家長教育分享–布盧姆分類學:啓發孩子高層次思維家長問問題大有技巧不要再只停留「甚麼」和「為什麼」
https://learnbettereducation.com/2019/03/30/a-24/
家庭教育分享:學習金字塔–如何讓孩子牢記所學知識?
https://learnbettereducation.com/2019/03/15/a-16/
家庭教育分享:從美國學者Lesley Mandel Morrow著作反思 10個提昇孩子家中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