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不同年代的孩子要具備的能力亦有所不同。在我是小孩子的年代,如果我能駕馭多於一種語言,例如法語,已經很厲害。可是,今日的孩子,除了要駕馭「人話」的語言,還要學習「電腦話」的語言,所以編程興趣班四處也是。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世界經濟論壇的21世紀必備能力表。首先,你可能會問世界經濟論壇為何會發佈一個和教育有關的能力表呢?從世界經濟論壇的角度,人才是工作市場的資源,影響著一個人的升職和就業,與及地方的經濟發展。因此,這個表是從經濟和就業的角度考量,所以值得家長參考。
我將這個表譯成中文,家長可以檢視孩子是否具備以下的能力。
在看表之前提提大家,如果大家喜歡家庭教育分享,請like facebook 專頁,並索取本月的免費教材(專頁第一個post) : https://www.facebook.com/learnbettereducation/

強調一點,素質的意思是指知識、技能及態度。資訊與通訊科技素養是指對資訊與通訊科技的知識、技能及態度,例如知道科技的發展、具備編程的技能、正確使用互聯網等。你會發現部分的能力,例如資訊與通訊科技素養、金融素養在我們小孩子的年代還不被重視,但今天已經變成了一個必要的技能。另一個重點是,去到2020年,世界經濟論壇預測三大最重要技能為 problem solving skill (解難能力)、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考),及 creativity (創造力)。
我張貼這個表的原因,並不是要家長為了使孩子能夠跟上未來步伐,把這16項技能的相關課程都去報讀。我只是希望家長希望能夠緊貼社會和潮流的走勢,對技能有重新的了解和審視😉,不要將我們年代的技能套到現在孩子身上。另一方面,我們要因應孩子的能力和興趣,讓他對自己的發展有所選擇,例如一個不喜歡科學的孩子,我們再給他無數的科學實驗班,他也是不會成為一位科學家,但我們可以利用遊戲的方式,讓他對科學有基本的認知。最重要的一點是,面對孩子不擅長的東西,如果我們能夠利用輕鬆和遊戲的方法,勾起孩子的動機,其實他們其他方面的技能,例如好奇心、主動性都能夠有所提昇。
因此,我覺得家長讓孩子具備這16項技能的基本,並使他擅長和感興趣的技能有所發展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