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的第三課:如何善用生命教育教材 讓孩子在家長引導下欣賞生命 (上) (附香港教育局’欣賞生命’教材)

廣告

上一次,我跟大家介紹了香港教育局認識生命教材,今天我會繼續為大家介紹欣賞生命的教材。和上一次一樣,我改良了一些方法,讓家長也可以在家使用,因為我真心希望家長也可以為孩子進行生命教育。有興趣的家長或老師,可下載教材。

廣告

教材名稱:《遊戲中覓方向‧體驗中悟道理──生命教育互動學習教材》網上版- ‘欣賞生命’教材
下載地址:https://www.edb.gov.hk/attachment/tc/curriculum-development/4-key-tasks/moral-civic/NewWebsite/Life_understanding/edb_04_2.pdf

活動一:生命中重要的事情 (詳見教材 p.54-57)

活動原本內容(在學校場景下使用):

學生獲派發3張資產卡(細咭片便可)。學生要寫出對自己重要的3種物質或非物質,例如玩具、家人等,並進行排序,以表示其重要性,例如玩具第1、家人第2等。然後,老師會宣佈因某些原因,例如家人離世,將學生所擁有的卡拿走。學生要分享對失去該物質或非物質的感受,解釋會如何面對,並學會珍惜及欣賞現在所擁有的人或事。

廣告

建議如何在家中使用:

這個活動較適合初中至高中的孩子,因為孩子對擁有和失去的感受較深。家長和孩子做這個活動時,可以用A4白紙裁成小紙張便可,然後爸爸、媽媽、孩子共同參與,各自寫下對自己感到重要的物質或非物質,之後解釋為何覺得這些事物重要。和學校版有一點不同,家庭成員輪流放棄一張卡片,並解釋原因。透過這機會,孩子可以反思什麼對他才是重要,又可以理解甚麼對父母才是重要。然後,父母可以反問孩子:你覺得你寫的事物當中,哪一些有一天會失去或者不再需要?透過這個部份,讓孩子表達對失去這些事物的感受,及思考如何面對,並學會珍惜及欣賞現在所擁有的人或事。

廣告